【11月3日】大選前美股有所反彈,道指大升423點或1.6%,標指升1.23%,納指升0.42%。標指經過一輪急挫後,跌至3233迎來技術性反彈,上方阻力仍在3400,升穿美股才可以叫由跌轉升,暫時仍不可掉以輕心,從DMI指標上美股回調壓力仍然很大。科技股走勢仍然偏弱,過去數月科技股累計升幅已不少,市況好時是自然是寶,一旦市況逆轉也最多獲利盤,加上若拜登上台會否帶來不明朗性,這些都驅使納指偏弱,留意今轉10950支持會否失守。
美國疫情升溫,急需新一輪資金刺激經濟,在大選前兩黨因政治利益互不相讓,令方案未能通過,大選過後隨時又是另一番光景,因為民眾太急需救助,不可能長期政治爭拗凌駕民生,所以大選後通過方案機率很高。若是侵侵勝,相信是民主黨讓步,達成1.9萬億美元方案機會很大,反之拜登獲勝,民主黨贏得參議院控制權,估計通過3萬億美元方案機會更大。
有錢派總好過甚麼也落空,但要留意早已借此消息炒上,落實後市場如何反應又是另一回事,短暫刺激一定有,但中線疫情進展影響更大。受疫情影響,預料今年點票需時,可能要遲至週五早上才有最終結果,美股這兩天相信觀望氣氛較濃。
除了留意總統選舉外,週五凌晨的議息會議也相當重要,十年債息已升至0.85厘,短期易升難降,最怕是迫近1厘水平,會後美聯儲最新看法有決定性影響。市場Risk On情緒未減,美匯仍在94徘徊。
雖然侵侵一直主張打擊中國製造,但在各國生產力受阻下,不少工業訂單已回流中國,10月中國PMI回升至53.6,創出9年來新高,加上出口數字回升,集裝箱運費急升,均反映中國製造業正在復甦。中國經濟走出谷底,引發國際資金看好人幣,離岸價重上6.67水平,這些都是宏觀方向,接下來便要看熱錢會否看好而流入炒返一轉。據IIF數據,10月份新興市場股票及債市分別錄得63億美元及117億美元的淨流入,是連續7個月錄得淨流入,其中又以中國吸資最多。
踏入11月份,恒指表現較美股出色,尤其是上週美股出現較深回調,但恒指仍相對「硬淨」。早前恒指形成的小型頭肩底形態,因成交不足,遲遲未能突破24800頸線,上週恒指回調,大市日均成交回升至1300億,若今轉大市能守住24000回升,這便可理解為資金開始逢低吸納,當然若失守24000則另計,代表又有一批資金入市被套,形成一級又一級的蟹貨,所以恒指24000能否守得住很關鍵。至於上方則要升破24800才算擺脫今次調整。
個股方面,市場有動能板塊並不多,在沒有主要焦點情況下,資金一窩峰追入車股,形成車股越升越有,買股莫估頂,很容易錯失機會,相信11月份車股仍是主戰場。除了車股外,大家不妨留意下航運股,歐美需求回升,中國出口數字開始回升,集裝箱開始供不應求,運費上升令此板塊被重估,現時估值仍偏低。雙11快到,內需概念如家電、服飾股已整裝待發,這些舊經濟股估值相對低殘,若獲得資金重新眷顧,表現可以相當突出。
希望大家多一點👍及多share支持一下🙏
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
#圖太郎